醫保電子處方中心覆蓋31個省份 醫保便民服務和監管效能實現雙提升
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(記者杜希萌)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國家醫保局日前透露,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已覆蓋31個省(區、市)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,支持跨省電子處方的互聯、互通、互認。通過藥品追溯碼、醫保碼等手段,醫保便民服務和監管效能實現雙提升。
家住上海的張爺爺是一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,需要長期服用抗癌藥物澤布替尼膠囊控制病情進展。醫生為其開具電子處方實時上傳至醫保電子處方中心智能審核后,會實時流轉至患者指定的藥店或多家可供選擇的藥店。
截至今年4月底,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已接入7.06萬家定點醫療機構和27.14萬家定點零售藥店。同時,針對參保人員和定點醫藥機構“找藥難”等問題,國家醫保局推進“醫保藥品云平臺”建設,部分省份還利用醫保碼服務率先開通了醫保電子處方線上結算服務。廣東省深圳市醫保局規劃財務和智慧醫保處副處長朱瑋表示,目前已經實現每4筆醫保購藥結算中就有1筆是通過線上完成。
朱瑋:通過持續完善“線上線下”相結合的醫保支付體系,已經開啟了覆蓋多場景、多人群的便捷醫保支付模式。
同時,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全面聯網貫通,實現了電子處方全鏈條可留痕,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的處方開具行為,有效杜絕超量、超適應癥、不合理用藥等情況和“真病人假處方”“假病人真處方”、無處方售藥等騙保行為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表示,智慧醫保體系實現醫保便民服務和監管效能的雙提升。
王震:智慧醫保體系把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結合起來,直接把監管系統的預警指標打到醫生的電腦上,有違規苗頭立馬亮紅燈,從源頭上切斷欺詐騙保的可能性,使監管效率大幅提升。